太阳集团tcy8722谢臻团队提出中国山区耕地“非粮化”治理方案

来源:太阳集团tcy8722(新版)发布时间:2024-03-27作者: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文/图创建部门:太阳集团tcy8722(新版)

近日,太阳集团tcy8722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谢臻博士团队在土地资源管理类权威国际期刊Land Use Policy(《土地利用政策》)(IF=7.1) 上发表研究文章“Cropland compens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in China aggravates non-grain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Fujian Province”(《山区耕地补偿加剧“非粮化”:来自福建省的证据》)。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引发的土地空间置换正显著改变中国山区的耕地分布格局,平原谷地大规模优质耕地被建设占用,而在丘陵山区新增的补充耕地利用现状尚不明晰。研究认为忽视山区耕地“非粮化”的快速扩张可能导致国家粮食安全前景被高估。

 

课题组采用决策树分类监测方法探究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下福建省近十年“原始”耕地及补充耕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东南部地区“原始”耕地的分布密度高于西北部地区。而补充耕地分布呈现相反的格局,西部地区分布密度高于东南部地区。区域补充耕地面积与农业经济产出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逐年增大,这表明补充耕地存在向农业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利用特征上,补充耕地较“原始”耕地更易出现“非粮化”;补充耕地存在不稳定利用,而“原始”耕地不稳定利用的比例几乎为零;但“原始”耕地相对更易出现“非农化”。基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区位环境和资源禀赋属性等驱动因素的增强回归树模型分析表明,邻近农田距离成为当前耕地“非粮化”发生的主导因素,坡度的影响在持续下降,而农田斑块面积的影响是持续的。进一步分析各驱动因素的边际效应与组合效应,发现“非粮化”最常发生在坡度和海拔分别大于20°和1000m、与邻近农田和居民区的距离分别大于1.5km和6km以及坡向为完全或半遮蔽的耕地上。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我国山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体系的阈值优化方案和差序开发计划,并建议我国山区开启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与耕地进行空间动态置换的新占补平衡制度。

图片摘要

研究框架 

太阳集团tcy8722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为第一单位,谢臻老师为第一作者及唯一通讯作者,姜春老师、硕士研究生张茜茜、本科生姚若彬为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膳食需求转型的南方山区耕地果树‘非粮化’扩张机制与适应性管控研究”和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耕地非粮化的驱动机理和分类管控规则研究”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23.107026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